齐鲁热线主页 > 资讯 > 正文 >

山中医学子走进庆云一中开展 “两弹一星” 主题宣讲​

时间:2025-11-03 12:11:11 来源:互联网 阅读:-

为深入传承 “热爱祖国、无私奉献、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、大力协同、勇于登攀” 的 “两弹一星” 精神,引导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、点燃科学梦想,近日,山东中医药大学 “红心筑梦,星耀护航” 志愿服务队走进德州市庆云县第一中学,以 “沉浸式宣讲 + 互动实践” 的创新形式,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趣味活力的精神盛宴,让红色基因与科学精神在校园中生根发芽。

匠心策划,让精神宣讲 “活起来”

志愿服务队结合庆云一中学生的认知特点,精心设计了分层递进的宣讲内容。在知识讲解环节,志愿者们摒弃传统说教模式,以 “历史脉络 + 科学原理 + 人物故事” 为主线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勾勒出 “两弹一星” 从艰难起步到辉煌成就的发展历程。从钱学森冲破阻挠毅然归国的赤子情怀,到邓稼先隐姓埋名扎根戈壁的无私奉献,一个个鲜活的英雄事迹通过生动讲述直抵人心,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老一辈科学家 “干惊天动地事,做隐姓埋名人” 的崇高境界。

针对高中生的知识储备,志愿者们巧妙将核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,通过对比 “小堆” 与 “大堆” 的应用场景,讲解核能在能源供应、医疗诊断、农业育种等领域的广泛应用,破除了同学们对核辐射的认知误区。配合精心剪辑的纪录片片段,戈壁荒漠上腾空而起的蘑菇云、“东方红一号” 划破天际的嘹亮旋律,让那段峥嵘岁月变得可感可触,进一步强化了 “科技自立自强” 的时代意义。

趣味互动,让精神传承 “实起来”

为深化学习效果,活动设置了趣味问答、手工创作、“精神集章” 等互动环节,让同学们从 “被动聆听” 转变为 “主动参与”。在知识抢答环节,“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哪一年?”“‘两弹一星’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什么?” 等问题抛出后,同学们踊跃举手、争相作答,现场气氛热烈高涨。志愿服务队还为答题优秀的同学准备了科普书籍和定制纪念品,激励大家主动探索科学奥秘。

手工创作现场更是创意满满。在志愿者的指导下,同学们用五彩黏土制作 “卫星模型”,用彩纸剪出 “星星” 图案,将对科学的憧憬与对祖国的热爱融入指尖创作。初三学生李明在展示作品时说道:“捏制模型的过程中,我仿佛感受到了科学家们攻坚克难的坚持,这种动手又动心的方式,让我对‘两弹一星’精神有了更真切的理解。” 此外,志愿服务队创新推出的 “精神集章” 制度,以 “原子弹”“氢弹”“东方红一号” 等主题印章为载体,让同学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深化对精神内涵的记忆与认同。

精神浸润,让青春梦想 “燃起来”

活动尾声,志愿服务队与同学们共同重温 “两弹一星” 精神内涵,志愿者代表发出倡议:“新时代青年当传承先辈精神,以理想为帆,以奋斗为桨,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,用知识与担当书写青春华章。” 庆云一中德育处主任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:“此次宣讲既普及了科学知识,又厚植了爱国情怀,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,为我校推进素质教育、培育时代新人注入了强劲动力。”

同学们纷纷表示,通过活动不仅了解了 “两弹一星” 的光辉历史,更感受到了科学探索的魅力与家国担当的重量。高一学生王佳琪说:“老一辈科学家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国家荣光,我们更要珍惜当下,努力学习,将来用所学知识报效祖国。”

此次活动是山东中医药大学 “红心筑梦,星耀护航” 志愿服务队践行社会责任、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实践。未来,服务队将继续深耕科普与思政融合的育人路径,创新传播形式,让 “两弹一星” 等伟大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火种,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青春力量。


推荐阅读:

(正文已结束)

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