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鲁热线主页 > 科技 > 正文 >

摒弃名号品质为上 手游3A之路在何方?

时间:2020-08-23 06:07:22 来源:互联网 阅读:-

随着近些年来智能移动设备硬件方面的普及,以手机游戏为代表的智能移动端游戏得以迅猛发展,并对全球游戏市场形成了不小的冲击。在前不久举办的TGS 2015上,参展的手游作品约占到40%,从表面上看甚至达到了与众多PC、主机3A大作平起平坐的地位。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?我们不妨先从3A游戏说起。

摒弃名号品质为上 手游3A之路在何方?

3A级游戏从何而来?

说到3A级游戏,主机PC游戏发烧友或是游戏圈内人士对其应该不会陌生,EA、暴雪、R星等游戏大厂的3A大作多年人气不减,《使命召唤》、《合金装备》、《GTA》系列作品等早已是核心玩家心目中3A级游戏的典范。但对于很多轻度玩家来说就会比较陌生,仅知道大概就是“好”的游戏。那么究竟什么才是3A级游戏?3A这一概念又是从何而来?

摒弃名号品质为上 手游3A之路在何方?

《GTA5》是核心玩家心目中公认的3A级游戏典范

3A与游戏行业的渊源要追溯到1983年,那一年伴随着Atari事件,整个北美游戏行业经历了大萧条。于是在80年代电子游戏的早期现代主义出现,游戏公司急需一个崭新而准确的标准术语来区分优质和劣质游戏。任天堂公司成为第一批创建质量审核机制的公司,通过这个审核意味着游戏通过了考验并且质量有保证。Beam Software的员工Alfred Milgrom则重新诠释了高品质的定义——零缺陷(类似6 Sigma)。这在当时的游戏或其他软件平台,都是不敢想象的。而此时行业内大部分的质量表示方式还是数字或者文字评论,缺乏一个专门的词汇来描述零缺陷。

于是90年代,在美国的一些游戏行业会议中(如CES、CGDC、E3和其他私人会议),有些企业便开始使用3A的表达方式。这基于美国的学术评分:A为最高,F表示最低。而在游戏领域,这不是一种分类,而是相当于“宏幅巨制”。同时还表达出一种公司部署:被冠以3A级的作品在公司内拥有最高的预算,占用最好的资源,甚至是特许经营。

手游异于主机的3A游戏评定标准

其实3A这一评级方式并不仅限于游戏行业,在体育、经济等诸多领域都有应用,甚至使用的更早。然而关于3A的定义本就是很模糊的,在游戏行业,3A往往被用来特指那些开发水平顶级、推广预算极高的游戏项目。而当游戏面世之后,还要做到商业上的成功并且口碑极佳。而3A游戏的评定标准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:

-高质量

-大面积的市场覆盖率

-高销量

-大规模开发团队

-高开发预算

-出色的视听效果

-完美的技术支持和艺术表现

-在开始的5分钟内就能让人享受到乐趣

-通过严格的测试,几乎没有BUG

-出众的适用性

-至始至终的平衡性

-出众的图形用户界面

如此苛刻的条件即使是主机PC游戏大厂也不是想做就能做的,而事实上能够称得上3A级的游戏作品在茫茫游戏海中也只是凤毛麟角。

摒弃名号品质为上 手游3A之路在何方?

潜行手游大作《共和国》能否够得上3A标准?

有业内人士分析,一款成功的3A大作,除了游戏本身的销量之外,还能为厂商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收益。

1、周边:玩具手办、画集、原声音乐等。

2、品牌效应:改编电影、动漫、手游等。

3、忠实玩家:多部续作继续在玩家身上捞钱。

摒弃名号品质为上 手游3A之路在何方?

“3A”级ARPG大作《聚爆》

相比之下,对于平均寿命在6到12个月的手游来说,以上条件是现今市场上的绝大部分手游都不具备的。主机游戏和PC游戏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,积累了足够多的开发经验与技术资源沉淀后,才达到如此之高的标准。而近些年才火起来的手游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,凭借着庞大的用户基数获得大量流水,但是缺乏持续盈利能力,很难像3A大作一样获得足够的积累,只能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来保证营收。也正因为手游与主机PC游戏平台、运作方式的差异性,传统的3A标准并不适用于手游。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讲,手游大作虽然不少,但真正能够达到的3A级标准的却少之又少。

3A与国内手游的那些事儿

Zynga旗下工作室NaturalMotion首席执行官Torsten Reil早前曾在Game Horizon大会上阐述过这样一个观点——想要在移动游戏领域脱颖而出,就必须坚持主机游戏级的开发品质。如今在国内也经常能够看到有手游开发商以“主机级品质”作为宣传口号,自称3A的手游作品比比皆是,而实际上很多的手游产品质量却不堪入目,3A对于手游而言的广告效应远远超过了实际标准的价值。

摒弃名号品质为上 手游3A之路在何方?

热播剧集改编手游早已不是新鲜事

要知道开发一款3A游戏的技术门槛是非常高的,开发周期也比较长,不过同时也就很难被抄袭,比拼的就是游戏质量,游戏做得好,自然会有大批玩家买账。而在浮躁的国内手游市场大环境下,厂商往往对开发周期的要求非常严苛,很少出现制作周期超过一年的手游产品,这也就意味着产品很难做出深度。同时手游市场变化莫测,像是去年大热的卡牌题材风头早已不在,谁也无法预测明年什么类型的手游更“捞金”,更多急功近利的厂商甚至是抱着“捞一笔就跑”的心态在做游戏,更别提什么3A手游了。再者,手游开发门槛低也导致很多产品竞争力低下,只能靠着明星代言、低俗营销、打擦边球或是抱IP大腿等手段上位,山寨之风盛行,市场环境恶劣。

摒弃名号品质为上 手游3A之路在何方?

摒弃名号品质为上 手游3A之路在何方?

国内知名动漫IP改编手游比比皆是

从用户角度来讲,3A游戏面对的用户通常是核心玩家和重度玩家,他们有着丰富的游戏经验,能够通过切身感受来判断游戏的优劣,并会用真金白银支持自己喜爱的游戏和开发商,于E3 2015上索尼开启的《莎木3》众筹2小时即突破100万美元便是最好的例子。

摒弃名号品质为上 手游3A之路在何方?

情怀大作《莎木3》众筹2小时即突破100万美元

而对于手游玩家则恰恰相反,不少玩家甚至在此前没有接触过电子游戏,玩手游仅是为了打发碎片时间而已。有很多土豪玩家可以在游戏内一掷千金,但当他“弃坑”之时甚至不知道这款游戏出自谁之手,这一点在曾经火爆一时的页游时代便已得到体现。于是国内更多的游戏开发商选择了IP战略,花费大把资金买来热门动漫、影视作品的IP改编手游来吸引玩家,而这些玩家大都不是手游的核心玩家,更多是这些影视、动漫作品的粉丝群体,流失率可想而知。同时也有很多厂商大打“情怀”牌,将以往成功的单机、网游作品搬到了移动平台上,稍加改动便能捞得盆满钵满,这也就间接造成了手游创新的停滞不前。

老牌3A大厂纷纷转型手游

如今的游戏行业已呈现手游围剿主机与PC游戏之势,对于很多游戏大厂而言不得不承认的是,所谓的3A大作早已没有了以前的高额利润,“一年不开张,开张吃三年”的情况也已成为了历史。为了收回极高的制作成本,就必须保证游戏大卖,然而在当今的大环境下,谁也无法保证这一点,很有可能耗费巨资打造的作品因玩家不买账而打了水漂,于是越来越多的游戏大厂选择转战手游市场。

摒弃名号品质为上 手游3A之路在何方?

KONAMI“倒戈”遭玩家痛批

早在几年前,SE、世嘉、卡普空等知名日系游戏大厂就已涉水移动平台,或炒冷饭,或改编 IP,推出各类自家的手机游戏产品。而随后的KONAMI宣布转战移动平台,将不再开发3A游戏的言论便将积怨已久的玩家矛盾瞬间点燃,开启了与全球玩家的撕逼大战,最后不得不妥协向玩家承诺还会继续做3A,但在小岛秀夫等灵魂人物离开之后,旗下3A作品的续作质量能否保证,相信玩家心中都会打上一个问号。而在今年年初,此前宣称“绝不涉足手游”的任天堂也禁不住诱惑,与DeNA合作正式进军手游市场,并推出一系列移动平台的相关企划。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如今的手游市场利润空间之大,各游戏厂商都想从中分一杯羹。

结语:

手机游戏的盛行让很多玩家对3A大作逐渐失去了兴趣,玩家对于游戏画面、剧情的要求越来越低,3A手游的热潮正在褪去,免费下载付费内购手游当道,导致手游朝着背离3A大作游戏的道路前进,更加侧重于休闲方向。但即便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仍有部分良心厂商并没有打着“3A”的旗号,而是在默默坚持做3A级品质的手机游戏,这一点难能可贵。

在如日中天的手游市场看似光鲜的背后,却暗藏着不少隐患——产品缺乏创新同质化严重,游戏品质低劣快餐化,山寨盛行导致侵权频现等问题都在不断侵蚀着手游市场。如此一来,如何提高手游的整体质量便成为重中之重,为手游量身定制3A标准并提供良好的开发环境是关键所在。

推荐阅读:悦美女性网

(正文已结束)

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